
盛夏时节,天岳街道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在平江县农业农村局水稻高产竞赛活动激励下,街道种粮大户积极推广良种良法,早稻生产取得历史性突破,平均亩产较往年增产约200公斤,创下全县双季稻早稻单产新纪录。这一喜人成绩不仅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更标志着街道现代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700公斤!种粮大户李宋林打赢“翻身仗”
“早稻亩产700公斤,创全县单产纪录!”, 平源村种粮大户李宋林接受采访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今年丰收,多亏了街道全程的科学指导!”在天岳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精准推荐下,李宋林选用了高产优质早稻品种“陵两优7717”。关键生长期,街道农艺师林惜勤及时监测到二化螟虫害与纹枯病初发迹象,迅速指导他运用无人机喷施高效药剂,有效控制了病虫害蔓延,为最终高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李宋林在育秧大棚 李宋林操控无人机
这份丰收来之不易。去年洪灾导致他家稻田歉收,农业保险的获赔资金成为今年春耕的启动资金。“政策给兜底,咱就敢投入!” 早稻刚归仓,李宋林便带着家人投入到晚稻抢插中,“趁着天时地利,争取全年亩产突破 1300公斤!”
烘干房+无人机,利农合作社搭上
“现代农业快车”
利农合作社早稻测产现场
黛屏源村利农种植合作社刘三梅的种植基地,插秧机来回穿梭,无人机空中盘旋,勾勒出现代农业的生动图景。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在岳阳市资深专家组和市农业农村局种植科周华玲科长亲临现场的见证下,合作社种植的“株两优22”早稻获得亩产672.43公斤的优异成绩。
利农合作社烘干厂房 利农合作社无人机飞防
在利农合作社1300平方米的烘干厂房中,100吨级烘干机正满负荷运转,不仅能解决自家的粮食存储问题,还能帮周边农户提供粮食烘干加工服务。
此外,该合作社还运营着平江县首家无人机飞防公司,为周边农户提供大疆无人机技术支持,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目前,合作社共有18名员工,共同推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机械化迈进。
在天岳街道新联村千亩双季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种粮大户唐发根迎来了他务农的第九个年头。今年,他的团队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早稻亩产达655公斤。
天岳街道千亩双季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
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科学的种植管理。去年冬季,基地通过种植绿肥有效提升了土壤肥力,为今年的水稻丰产奠定了良好基础。在生产过程中,唐发根团队全程采用机械化作业:从育秧、耕地、插秧到收割,配合无人机飞防、机械烘干等现代化手段,使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唐发根团队在千亩基地抢插晚稻秧苗
眼下,示范基地里插秧机正马不停蹄抢种晚稻秧苗,还聘请了20多人帮忙,一派繁忙景象。“政策补贴买农机,科技服务到田间,种地越来越有奔头!” 唐发根感慨道。
从智能化育秧到机械化收割,从科技赋能到联农带农,天岳街道的丰收画卷正徐徐展开。在这片充满生机的沃土上,政策扶持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传统农艺与现代技术深度融合,不仅让农户的粮仓更加殷实,更绘就了乡村振兴的壮美图景。随着晚稻秧苗的茁壮成长,新的希望正在这片热土上孕育而生。
责编:张哲乐
来源:平江县天岳街道办事处
下载APP
分享到